民生部门的老李微微皱眉,接过话茬:“我这段时间走访了不少地方,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粮食供应和基础医疗。咱们虽说一直在鼓励开荒种地,可人口增长加上部分地区受灾,粮食还是有些紧张。还有医疗,很多乡村根本没有像样的医生和药铺,百姓生个病只能硬扛。”
许昌低着头想了想,缓缓说道:“粮食问题,一方面继续鼓励开垦荒地,尤其是那些适合耕种的偏远地区。可以组织一批有经验的农民,到各地去传授种植技术。另一方面,咱们要想办法引进一些高产的农作物品种。老李,这件事你去负责联系相关的农业专家和机构,看看能不能从国外引进一些适合咱们这里气候的种子,当然这个要秘密进行,不然那帮子洋鬼子肯定不会给咱们。”
老李连忙点头:“好的,我这就去办。不过引进种子容易,后续的培育和推广可能还需要不少资金和人力。”
“资金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许昌大手一挥接着说道,“可以从财政里拨出一部分专款,也向那些支持咱们发展的爱国商人募集一些。人力方面,宣传部门配合一下,多宣传这些高产作物的好处,发动百姓参与种植。”
老张回应道:“没问题,我们会通过报纸、广播等渠道大力宣传,让百姓们都了解这些新作物。”
“医疗方面,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批基层医生。”许昌看向老李,“老李,你牵头办几所医科学校,把那些有学医意愿的年轻人集中起来培训。师资方面,咱们去请城里的老中医和一些留洋归来的西医,让他们来授课。”
老李面露难色:“办学校不是小事,场地、教材、设备……这些都需要筹备,而且培养医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我知道这不容易,但再难也要做。”许昌看看众人,继续道,“场地就先利用一些闲置的庙宇、祠堂改造。教材可以组织人编写,先把最基础的医学知识整理出来。设备的话,能买的就买,买不起的咱们想办法自己制造一些简单的。至于培养周期,咱们可以先开展一些短期的急救培训课程,让这些学员先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到乡村去服务百姓。”
“好,我尽力去办。”老李点头回复。
许昌摇摇头,“不是尽力,而且必须。”
老李一愣,最终还是点点头应了下来。
“还有药品的供应。”老张补充道,“现在很多药品都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咱们能不能自己生产一些常用药?”
许昌看向一旁一直默默听着的工业部门代表小刘:“小刘,你们工业部门在这方面有没有办法?”
小刘思索片刻后说道:“生产药品对技术和设备要求比较高,但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些简单的中成药入手。我听说咱们本地有一些传统的制药秘方,我们可以和那些老药铺合作,把这些秘方整理出来,再加以改良,利用现有的工业设备进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