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层层叠叠的树叶让树林里更显阴暗,再加上弥漫的雾气,只能隐约看见几步外的情形。
一个十六七岁模样的孩子背着背篓,熟门熟路沿着小路走到了山腰唯一一间茅草屋门口。
孩子使劲拍着门,薄薄的门板几乎被拍变了形,“顾清!”
茅草屋里响起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接着,木门,或者说木板,“吱呀”一声打开一条小缝,一个清瘦的少年探出头来,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小声说:“小虎哥,小声点,我阿娘还在休息呢。”
小虎不耐烦的说:“你要是早点出来等我,我不就不敲门了。”
小虎比顾清高出半头,也更加健壮,扯着顾清的手腕就将他从屋子里拽了出来,“快点,要赶不上早集了。”
门还开着,顾清焦急的拍着小虎的手臂,“门!门!”
小虎向后看了一眼,不情愿的放开手。
小虎一松手,顾清就小跑过去,轻轻关上门,然后提起放在墙边的竹筐向小虎跑去,怯生生的看了他一眼,顾清小声说:“小虎哥,走吧。”
小虎不耐烦的哼了一声,然后沿着小路朝山上走去。
山坐落在桃花村的西边,名叫桃花山,虽然带有桃花二字,但是山上却没有一株桃花,可能是因为年代太久远,连桃花村的年龄最大的老人也说不明白没有一株桃花的桃花山为什么叫桃花山。
顾清今年十四岁,是两年前和阿娘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搬来的,依着顾清温吞懦弱的性格,他理所当然的没有交到一个朋友。
小虎是顾清意外结识的,所以他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情,每天天不亮就会跟着小虎出门采桃花山特有的松菇。
松菇生长不易,只有在落叶成积的地方才有可能找到,不懂的人更易和其他蘑菇混淆。
难寻难采的松菇在镇里也算是稀罕货,小虎也是偶然发现顾清在山上采松菇,为了能有钱偷偷去买那甜美的点心,小虎便动起了歪脑筋。
后来,这件事被小虎的父母发现了,为了逃过一顿责罚,小虎把剩下的钱给了父母,撒谎告诉他们自己只是为了补贴家用,小虎的父母相信了,但是从那天开始,小虎的父母就每天早上催促小虎来找顾清,就算桃花村的人都不待见顾清娘俩儿,甚至避如蛇蝎。
或许对小虎来说,刚开始只是为了那一小块糕点或者是一串冰糖葫芦,现在,顾清对小虎来说就是让他每天都要早起的罪魁祸首,自然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好脸色。
像往常一样,顾清提着筐走在前面,小虎跟在后面,把顾清竹筐里最大、品相最好的松菇挑出来放进自己的背篓里。
已经好些天都没下雨了,长在落叶中的松菇更少,也更难寻,两人走了半天,才将将采了半筐。
小虎皱着眉看了看背篓,将顾清竹筐里看起来还不错的几个小松菇捡了出来,“今天就这些吧,我先走了。”
说完,小虎背着背篓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开了。
顾清看着小虎的背影,张了张嘴,最后只是低下头用脚尖捻了捻地上的落叶。
看了看自己筐子明显不够今天吃的小松菇,顾清不得已,只好向林子深处走去。
林子越深越潮湿阴暗,所幸林间的雾已经散的差不多了,顾清打了个寒颤,壮着胆子向里面走去,边走心里边暗暗道,我只摘半筐,摘够我就回去。
林子里潮湿阴暗的环境似乎很适合松菇的成长,松菇长得又大又厚,很快,顾清的筐子已经装的差不多了。
等他准备回家时,才发现入口早就看不见了,一瞬间,兴奋被恐惧覆盖,好在顾清的方向感还不错,虽然花了不少时间,总归摸索着出了林子。
还没等他松口气,不远处俯爬着的一个穿着红衣的人吓得他差点叫出声。
顾清曾听人说过,生前受过极大冤屈的人死后会变成穿着红衣的恶鬼,在他死的地方游荡,吃了所有看见他的人。
顾清白着脸,双手合十放在额头的位置,默默念叨:“我不是害你的人,我只是路过,我没有看见你……”
“唔……”
突然,离顾清不远的‘红衣鬼’发出了轻微的声音,在寂静的林子里就像惊雷一样炸开在顾清耳边,顾清一个哆嗦,挎在臂弯的竹筐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筐子里金黄色的松菇咕噜噜的散落了一地。
就在顾清认为自己死定了的时候,‘红衣鬼’的手臂动了动,费力的转头看向顾清,“过来……”
顾清把遮住眼睛的手微微分开,从指缝中看到了那人隐藏在鸦黑色长发中的眸子。
那人的眸子不似普通人的黑,像是透着一股幽蓝,‘红衣鬼’似乎知道顾清在想什么,说了一句,“我不是鬼……”就晕了过去。
顾清默了默,在落叶中找到一根树枝,慢慢走了过去,在离‘红衣鬼’三步远的地方停了下来,用手中的树枝戳了戳他的手臂,戳到实处的手感让顾清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