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心有不甘,但突厥众人却不得不承认,先前北平府之战,他们输得很惨。
明明这一战,在他们计划之中十分顺利,前期也取得了应有的战果,突厥二十万大军,将罗艺及其麾下精锐团团包围。
只要此战取胜,北平府便是他们的囊中之物,到时候他们便可以北平府为根基,南下进攻河北中原之地。
没道理这中原花花世界,只能为汉人所有,他们一样可以将之拿下。
可谁能想到,大好的局势竟然会因为三个人,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始毕可汗得到溃兵传回来的消息,不免有些匪夷所思。因为击溃突厥大军,扭转战局的并非北平府大军,而是三名汉将。
如此古怪之事,始毕可汗自然不会轻信,但他问了逃回来的数名溃兵,答案都是一样的。
那是在夜色之中,罗艺被困在包围圈内,难以突围而出。
却突然有三道人影,他们冲入突厥营寨之中,大开杀戒,所向披靡。
尤其是为首持刀之人,宛如一尊魔神一般,肆意屠戮突厥大军,无人是他一合之敌,连隼岭将军和翎王子都惨死此人手中。
再接着,就是被困的罗艺察觉异变,领兵杀了出来,让突厥一方损失惨重……
但真正影响战局的,显然不是罗艺,而是那杀入突厥营地的三员悍将,他们的威势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在听得这番讲述之后,始毕可汗是陷入了久久的沉默之中。
他大费周章,调遣兵马设计埋伏罗艺,大好的局势就因为三个人毁于一旦。
而且他还死了一个儿子,损失一员大将和十余万大军。
这个结果,让人如何能够接受?
但这就是现实,无论始毕可汗作何想法,也都无济于事。
可以说,这件事已经成为始毕可汗心中阴影。
——
念及此处,始毕可汗面露复杂之色,他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认真说道:
“那军师觉得,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被始毕可汗称为军师的男子,名为萧德让,他并非崇好汉人文化的突厥人,而是真从汉地投奔过来的读书人。
故事还要从一年前开始,萧德让从大隋一路北上,赶到突厥王帐中求见始毕可汗,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获得始毕可汗重用。
而不久前,突厥进攻北平府的计划,也是他一手安排的。
那时候,大隋陆续传来消息,因为杨广穷兵黩武,大兴土木,各地都有百姓造反,这让始毕可汗感觉有机可乘。
在与萧德让商量后,始毕可汗便是下定决心,从北平府着手,不仅能够突破大隋边境防线,更能杀了罗艺一雪前耻。
但想法很美好,结果却很残酷。
不过,此战的失败也不能全怪萧德让,毕竟行动刚开始还是很顺利的,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北平府中竟有如此猛将。
所以,始毕可汗对萧德让仍旧很信任,才会出言询问他的意见。